盘点拆过的那些车之8大设计缺陷 并非技术不过硬而是成本惹的祸 -凯发官方
回顾牛车实验室拆解车型,已经涉及了不少热门产品,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回顾一下拆过车型的种种特点,有优点,有缺点,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设计。喜欢技术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一、比亚迪宋max:地毡下不但是再材料,面积还进行了全覆盖。
比亚迪宋max地毡层下,采用大量再生发泡棉作为隔音层,是目前汽车厂家普遍采用的方案,但宋max的铺设面积显然更大更为全面,为噪音的抑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是显著节约成本的最佳方案(这种材料的成本比大众惯用的“黑心棉”成本更低)。最底层钢板经过专业模拟计算后,在特定位置使用沥青贴片实现钢板的震动抑制,进一步提升了车内的nvh体验。
其他方面设计还算不错,地板下线束全部采用了绝缘绒布进行严密缠绕,没有裸露部位,且均使用线卡固定在相应位置,消除震动导致线束磨损及异响的可能。最后,地板钢板焊缝处均使用厚厚的防锈胶进行涂抹,施胶均匀规范,能够有效避免地板焊缝处的氧化锈蚀,保证耐用性。
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10:形同虚设的后杠 两块大泡沫就是全部的后防护结构。
宝骏510的后部防护设计客观的讲就是一塌糊涂,反正没有法规强制要求,即便完全空空荡荡也可以堂而皇之的上市,比如大众新捷达后部就没有防撞梁。如此一来,宝骏510这后杠还算不错喽?至少它还焊接了一个长方形金属条,都这么寒酸了还来了个镂空设计,厂家对于成本的控制是多么的苛求啊!这种严谨的精神用错了地方吧。关于二级缓冲泡沫,也算是醉了。这么低成本的配件,还不给个完整的,切成两小块,这个后部防护形同虚设,只能应对超低速碰撞了。
再看尾部白车身的细节,拼接处几乎看不见防腐防锈钣金胶,再近一点看吧,还真有,真的是少的可怜,材料一点不浪费。关于宝骏车主投诉车辆生锈的问题,希望厂家早日重视起来。
三、长城魏派vv5:底盘防腐差,排气管的隔热比捷达更惨,居然局部缺失了铝箔板。
wey vv5排气管路局部设计了隔热铝箔,有待加强。树脂油箱旁设计了金属防护管及隔热铝箔。vv5并无四驱版本但底盘预留了传动轴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底盘布局,对于风噪及零部件安放合理性都有轻微牵连。
一般来说,中央排气通道这个区域,隔热防护都会不吝啬,全覆盖是大多数车型能够做到的。vv5非要在这里省下一点成本,肯定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但是总让人觉得很不爽。而底盘喷涂的防腐涂层也是少得可怜。
四、lynk领克01:地板防护差且无止震设计,随手塞个泡沫当垫块难以置信。
领克01地毡层也采用了一体发泡材料,但地板边缘处居然出现多个粉色泡沫作为减震垫,明显是人工放置并无规范性可言,令人无法接受。线束的防护也不能让人满意,大量裸露。地板下钢板层并无任何隔音止震材料。
五、东风本田思域:后防撞梁奇宽无比但吸能效果不敢恭维。
本田思域后防撞梁采用半“口字形”杠体,相比“弓字形”杠体强度较弱且吸能效果不佳。后部吸能盒未设置溃缩引导槽,吸能最大效果并不能很好保证。很少见这么奇特外观的后防撞梁,看着很宽,但是并没有设计吸能结构的造型,一个大平面显然不是防撞梁该有的样子。
六、上汽大众全新一代朗逸:地毡再生棉相比前作有过之而无不及,线束裸露。
掀开新朗逸的地毡层,地板下的材料应用仍然是大众品牌的一贯作风,地毡下的线束局部裸露。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地毡下的材质也是惯用的再生回收棉,虽有一定异味但不至于对乘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这种原料的应用必然达到了环保标准。当然,如果出现原生棉肯定会有更好的舒适性体验,但成本会随之提升。
新朗逸地板下同样在很多地方使用了沥青止震贴片来消除钢板所产生的震动异响,但这也是车内异味和有害气体的来源。
七、吉利缤越:看似不错的后杠却没有吸能盒,实车碰撞见结论。
缤越后部防撞钢梁较为单薄,虽然侧面呈弓字形结构,但并无内层构造。杠体与车身通过螺栓相连,严谨的来说,连接件并非传统的吸能盒结构,而是单薄的钢片材料。因为相关国标并未规定车辆必须安装后防撞梁,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厂商就取消了后防撞梁。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曝光,无后防撞梁的车型已经“令人发指”,厂商只得把缩减成本的对象转移到吸能盒上。
由于吸能盒的缺失,导致后部碰撞时撞击力度无法被传导至纵梁而分散。此外,后部也没有缓冲泡沫块,所以低速状态下的后部车身自我防护也并不能让人满意。
八、上汽通用五菱宝骏510:很不幸的510被本文提了两次,这次是后悬挂缺失防倾杆和减震胶垫。
顺便先提一句,久违的铁油箱居然出现在宝骏510上,这种几乎绝迹的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但是自重太大,而且不易成型,只能做成规规矩矩的立方体,不能配合底盘异形结构而塑形。最可怕的是,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铁油箱摩擦会产生火花,有很大的起火隐患。
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宝骏510的后扭力梁内部,并无防倾杆(扭力杆)设计,丧失了很大的操控性,进一步缩减了成本。
宝骏510作为一款suv来说,使用扭力梁可以理解,但弹簧内都没有设计缓冲块就不太厚道了,即便是偶尔出现满载的情况,您开起来也得小心了,路上稍有坑洼就可能导致悬挂压缩到底,没有缓冲块会给悬挂带来不小承载的压力。
总结:其实对于厂家来说,很多时候产品的负面问题并不是因为技术跟不上,完全就是为了省钱,毕竟车越来越便宜,厂家要生存就得拼命赚钱,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还是奉劝厂商们不要把成本省在安全性上,我们可以不要底盘防腐,但是请不要减掉后防护结构。下期我们聊点开心的,盘点一下车辆安全的优势设计。